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青年教师科研工作座谈会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0-04-30 阅读:

为推进学院科研工作,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科研“传帮带”工作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0年4月29日晚以QQ群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青年教师科研工作座谈会。此次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曾晓辉主持,校长助理、通识学院院长蔡贤浩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贤则教授、冯旺舟博士、梁东兴博士和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会议。与会领导和老师就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科研“传帮带”工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座谈会上,马博、齐欢欢、熊艳云、杨姿和罗斌武五位青年教师先后做了发言。她们就自己2020年度的科研规划和目标,科研工作中碰到困难和问题、科研能力培养需求、科研工作体会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对科研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冯旺舟博士和梁东兴博士两位科研导师分别从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和青年教师科研“传帮带”两个方面做了精彩发言。冯旺舟博士谈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时提出,一要加强自身理论积累,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支撑自身理论研究的中外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二要从思政课中提炼出问题,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术热点,围绕1至3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展开研究,撰写教科研论文;三要同学术期刊编辑进行交流,发表高质量的教科研论文,要研究期刊,找准期刊特色,分析论文特色,有针对性写论文和阅读文献;四要积极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扩大自身的影响,加入全省乃至全国的学术共同体。梁东兴博士在谈到青年教师科研“传帮带”时指出,目前青年老师搞科研面临没团队、没方向、没积累、没资源、没经费、没热情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要建立科研“传帮带”机制,向青年教师传授学术经验、科研方法,传承优良传统;帮助青年教师加入团队、 凝练方向,提升论文质量;带领青年教师多出成果、扩大影响,拓开科研局面。对如何建立“传帮带”机制,梁东兴博士提出组建小型实质性的互助合作科研团队,依据团队建设规划明确成员科研方向,采取长短结合的方法争取出一些成果和利用集体资源拓展共建共享学术人脉等四条具体建议。最后,梁东兴博士对青年教师提出入团队、凝方向、重积累、多交流、勤写作和有信心的六点建议。

两位科研导师发言,引起与会青年教师强烈反响。青年教师纷纷表示,非常感谢冯老师和梁老师在青年教师科研培养方面经验的无私分享和对青年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详细指导。同时表示,一定要向两位科研导师虚心请教、明确研究方向、加强科研积累、积极撰写论文和申报课题,把个人发展和学院发展紧密结合,为学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彭贤则教授和蔡贤浩教授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彭贤则教授强调,青年教师是学院的未来,学院未来的发展寄托在青年教师身上,希望青年教师要明确研究方向,要有坐冷板凳、坚忍不拔的科研精神,真抓实干,不断提升自己科研能力,多出科研成果。蔡贤浩教授对青年教师搞好科研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青年教师要有定力,坚定职业理想和研究方向;二是希望青年教师要有毅力,认真读原著,打好学术基础;三是希望青年教师要发力,勤思考、勤动笔,撰写高质量论文,申报高层次课题。

本次座谈会达到了预期目的。一是促进青年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针对青年教师科研工作中存在问题,邀请冯旺舟博士和梁东兴老师进行指导,青年教师收获很大。二是建立马院科研“传帮带”工作机制。选派科研能力强、乐于奉献的老师担任青年教师科研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做科研,建立培养青年老师搞科研的长效机制。三是进一步落实学院布置的科研任务。通过座谈会,青年教师适当调整了科研计划,加快了论文完成的时间,调动了青年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学院科研工作的重要作用,为学院科研工作做贡献。